【本会讯】2025年10月16日,“2025国际城市与建设产业论坛”在建造业零碳天地多用途会堂成功举办。此次论坛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建设行业分会与香港建造业议会联合主办,吸引了来自内地与香港的政府部门代表、行业协会负责人、企业高管及专家学者等150位嘉宾参会,围绕“建设智慧城市・推动智能建造”核心方向,共话建筑产业创新发展与全球协作机遇。
论坛伊始,香港建造业议会执行总监郑定宁工程师致欢迎辞。他表示,香港作为连接内地与全球的重要平台,期待以此次论坛为两地行业人士搭建高效交流桥梁,推动两地建造业技术共享与标准协同,进一步发挥大湾区核心城市优势,在城市建设领域扮演好“超级联系人”与“增值者”角色,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用创新科技建设更智慧、更绿色、更宜居的城市未来。
随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房屋局副局长戴尚诚先生发表开幕致辞。他表示,房屋建设与城市发展紧密相连,是建设智慧城市、推动智能建造的重要载体,香港政府一直积极推动建造业技术革新与模式升级,助力行业适配新时代城市发展需求。同时,他强调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香港建造业带来了广阔机遇,未来将持续加强与湾区各地在智能建造领域的协作,整合资源、共享经验,共同为区域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
紧接着,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建设行业分会会长李礼平先生以视频形式发表开幕致辞。他指出,“建设智慧城市、推动智能建造”已成为全球城市建设与产业升级的核心方向,是提升城市宜居性与竞争力的重要支撑。他强调,中国建设行业贸促会始终致力于搭建国内外行业交流合作平台,未来将进一步联动香港及大湾区资源,促进智能建造技术的研发应用与标准协同,推动国内外建造业同行深化合作、共寻发展新机遇,助力全球城市建设产业迈向更高质量的发展阶段。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建设行业分会会长李礼平先生
会上,多位行业专家学者围绕数智技术应用、湾区标准建设、智慧城市发展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分享,从技术应用、实践探索到全球布局,全方位呈现建筑产业发展新方向。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建设行业分会智能建造委员会主任李刚先生,以《AI赋能建筑业数智创新与竞争力提升》为主题,深入剖析AI技术如何贯穿建筑设计、施工、运维全流程。他强调,AI不仅是技术工具,更是推动建筑业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型的核心驱动力,未来需进一步加强AI与建筑信息模型、大数据等技术的融合应用,培育行业数智化人才,才能持续提升建筑业的创新能力与国际竞争力。
香港理工大学智慧城市研究院院长、地理信息科学与遥感讲座教授史文中先生,以《智慧城市与智能建造》为主题,提出智慧城市的最终目标是通过解决城市问题来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其核心是城市系统运行、服务、控制和决策的智慧城市枢纽,同时强调需借助城市系统和科学、城市感知与通信等多领域技术,推动智能建造相关技术如背包移动测量系统、建筑缺陷检测系统等的研发与应用,助力打造功能完善、可持续发展的智慧型城市。
澳门建筑师协会理事、isBIM JPM CEO (Overseas)黄震寰先生以《“从‘超级联系人’到‘超级增值人’:数字化如何重塑香港建筑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新定位”》为主题,指出香港需依托“香港专业+数字管理+中国智造+全球交付”路径,通过JARVIS数字项目管理平台等工具,联动内地完整建筑产业链,在全球建筑市场中实现从“资源连接”到“价值创造”的升级。
香港建筑科技研究院部门主管(标准制定)(2)叶志宏工程师进行《湾区建筑标准:从湾区走到世界的通行证》主题分享,他指出香港建筑科技研究院正通过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建筑标准”,推动组装合成建筑法、高强度钢材等创新物料及技术制定相关湾区标准,同时建立建筑产品认可计划与中央资料库,简化审批流程以促进海内外优质建材应用;并依托香港国际标准经验与专业优势,推动湾区标准成为内地企业“走出去”的通行证,助力国家建筑产品开拓国际市场,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内建筑业协同发展。
智慧城市联盟会长杨文锐先生,他以《智慧城市与低空经济发展》作主题分享。他认为低空经济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与智慧城市的融合能通过无人机巡检、低空物流等应用场景,进一步优化城市治理效率与民生服务质量,未来需依托大湾区政策优势与香港国际化资源,推动跨境低空经济形成智慧化、协同化、一体化的城市立体综合管理体系。
香港华艺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总经理、深圳市勘察设计行业协会会长陈日飙先生作《好屋安居乐万家——华艺“好房子”的研究与实践》主题分享。他指出华艺以“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为核心,联合中海地产构建“好集成、好标准、好设计、好材料、好建造、好运维”六好体系,通过调研6万多家庭提炼172条居住痛点,形成“六不六防三省三要”需求解决方案;同时强调依托Living OS操作系统,将建筑性能与居住者需求可视化交互,联动数字孪生技术与开发者共创体系,打造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全生命周期“好房子”,并已在中海・和瑞叁號院、北京万吉玖序等项目落地实践。
深圳市特区建工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顾磊博士,以《南方以南——新型建筑工业化的湾区实践与思考》作主题分享。他提到,新一代信息技术驱动新型建筑工业化,以工程全寿命期系统化集成设计、精益化生产施工为主要手段,整合工程全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实现工程建设高效益、高质量、低消耗、低排放的建筑工业化,为湾区建筑工业化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样本。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总工程师、中国建筑业协会原会长王铁宏先通过视频形式进行《建筑产业人工智能发展态势》主题分享。他指出,发展建筑产业人工智能需以系统性数字化为基础,重点把握项目级BIM、企业级ERP、产业级DRP、城市级CIM这四条核心脉络,其中统一标准且能融合供应链、数字孪生等技术的城市级CIM,是建筑产业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数字基础。
主题发言后,“建设智慧城市的创新探索”圆桌讨论环节顺利开展。现场围绕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驱动力与根本目标转变、智能硬件与科技产品的创新生态构建、智能建筑评判标准等关键议题向专家提问,覆盖技术应用、工程实践、行业影响等多维度;同时针对AI大模型等新技术对智慧城市的颠覆性潜力、深圳智慧交通模式的可复制性与推广挑战,以及既有建筑智能化改造的阻力与破解路径展开深入探讨,汇聚多方视角为智慧城市发展提供思路。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建设行业分会副会长采明勇先生
论坛尾声,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建设行业分会副会长采明勇先生作闭幕总结。他表示,本次“2025国际城市建设与产业论坛”围绕智慧城市、湾区标准等前沿议题实现了深度思想碰撞,见证了智能建造如何深刻重塑未来城市建设的形态与建筑业格局,开启城市可持续发展与产业创新协同的多元路径;并强调中国建设行业贸促会将持续构建开放平台、推动务实合作、倡导包容发展,同时希望参会者将论坛共识转化为创新动力,期待未来再度相聚共促国际城市建设与产业发展。
未来,随着AI、新型建筑工业化等智能建造技术落地及湾区标准完善,两地将在多领域深化合作,从智慧基建到宜居项目,携手推动建筑产业向高效、绿色、智慧升级,为全球城市建设提供“中国路径”。
来源:中国建设行业贸促会